• 盒新



  • 欢迎光临~昆明盒新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400-0871-488

    行业新闻

    “智慧校园”到底怎么做 ,才能俘获高校的“芳心”

    来源:潇湘晨报

    十年前,浙江大学提出了一个让人激动的概念——智慧校园,在这幅蓝图中,校务管理透明高效、校园生活方便周到 、网络科研创新发展。十年间,各种智慧校园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然而 ,学校以高价购入的高端智能产品,最终却只沦为了高科技摆设 ,成为校园中的信息化“花瓶” 。在这样的语境下,国家于2018年发布了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Smart campus overall framework) 。两年过去,很多事情都在向好的方面改善,但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 。
    智慧校园,想说爱你不容易
    在理想的蓝图中,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校园依托应用服务系统,将教学 、科研 、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流程简化、生活便利。虽然大部分学校目前已经完成了基础部分的应用服务系统搭建 ,但部门间的数据信息无法共享 ,“信息孤岛”问题凸显 ,一旦出现学籍、人事变动 ,各部门信息难以统一,若产生信息漏洞将会导致一系列突发情况;学校也缺乏信息的集中展示与应用平台,各部门应用服务系统独立、部门间缺乏协同配合,无法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学生在校申请服务需要填报大量信息并上交给不同部门 ,老师统计工作量 、科研情况要登录不同的系统,不能一键获取所有数据  ,流程繁琐、手续复杂 、数据分散,学校更无法掌握整体数据情况,也就无法掌握校园管理的整体面貌,导致治理效率低下,各个应用服务系统也没有发挥出最佳效益。
    总而言之,各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流程繁琐 、数据处理能力欠缺。而造成这种局面的本质原因,是多数学校“重建设、轻应用”,对“智慧校园”的认识仅停留在形式上 。
    以时下火热的“5G进校园”为例,当下在学校的应用仅停留在信号覆盖,所谓的“5G虚拟教室”被老师当作普通教室来使用,并没有实际解决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中的问题。这些5G教室装修极具科技感,触屏黑板、多媒体桌椅应有尽有,甚至连窗帘都是感应式的,但“科技感”并不等同于科技,真正的“智慧校园”建设需要能切实解决问题、服务师生的技术。如果不能对教学质量产生实质影响,那么只能称为“校园一景” ,起到的只是美化校园的作用。
    很多学校为追赶5G潮流,还推出了虚拟卡服务,用二维码就能在食堂吃饭、在校园中消费。这个技术看起来方便快捷、服务师生 ,其实使用起来并没有实体卡更方便 、高效 。“而且虚拟卡不可控,容易被校外人员钻空子 ,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康慨对数据猿记者表示。
    其实“5G进校园”“5G教室”“虚拟卡”有很高的技术含金量,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高端技术就是轻飘飘的名词 ,毫无价值。就如同治病——没有治疗效果,再昂贵的仪器也只是废铁 。当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也是如此 ,需要技术与需求精准对接,如果被“技术至上”的思维卡主,就会很容易陷在形式主义的怪圈中走不出来 。这样不仅会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产出比低下 ,也无法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改革 、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
    俘获“芳心”,需要解决“最后一公里”
    如果说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是质的飞跃 ,那么接下来转化为3.0的过程,就是要想办法攻破“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如何走完?首先要了解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真实需求、想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属于布局智慧校园建设较早的一批高校,多年对校园信息化的探索让他们明白,智慧校园的建设就是在为学校治理能力的提升做有力支撑。这其中有两个方面最重要,一个是流程简化合并,另一个就是数据规范整合 。尤其是数据整合的相关需求越来越旺盛,因为国家层面对数据的重视程度很高 ,学校也确实需要在这方面重点发力 。
    学校最关注的是治理能力的提升 ,因此要改变原有不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 ,多年来学校建设了大量业务系统 ,但是很多系统间的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挖掘 ,且部门间信息流通不充分 ,业务数据多年被封存在各个业务系统中,需要进行统一清洗 、管理 ,更需要平台的统一管理和展示。“国内外市场上的数据可视化产品有很多,大到知名的Tableau,也有名不见经传的BI产品,在多方考察之后我们觉得永洪BI平台比较符合我们的预期”康慨告诉数据猿记者 。在永洪科技等技术公司的助力下  ,北京理工大学实现了大部分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的整合,初步实现了学校核心数据的可视化 ,在疫情期间也快速搭建了师生健康情况和线上教学系统使用情况的态势感知平台,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具参考性的决策数据。
    除了助推治理能力的提升 ,智慧校园还可以服务于现代化教学与管理,进而助推教学模式的变革。以永洪科技曾服务过的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该校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平台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因此也需要一家真正懂教育的数据科技公司。在这样的需求下 ,永洪科技以卓越的数据技术、对教育行业的深度理解及出色的交付能力又一次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获得了北京联合大学的青睐,合作完成了两项科研项目。永洪科技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及数据分析服务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了符合其职业规划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同时也改善了北京联合大学的教学质量 。
    对教育行业的深入了解来自于多家高校案例的合作积累。除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外,永洪科技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等百余所高校展开合作 。具有更敏捷、更快速、更强大特性的永洪BI在高校教育产业信息化建设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得到众多高校师生的认可 。
    智慧校园的最后一公里路,其核心在于技术的真正落地。只有真正懂教育行业、了解学校需求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垂青 。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既懂行业、又掌握领先技术的公司 ,才能持续保持领先。需求才是王道 ,贴近需求 ,智慧校园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


  • XML地图